農貿市場和菜市場沒有區別,但是農貿市場的普及范圍更廣。
農貿市場是農副產品生產者與消費者雙方直接進行買賣活動的場所。
農貿市場其作用是:
(1) 在農業生產者個人或集體間互通有無、調劑余缺,為農村居民提供副食品供應。
(2) 彌補國營商業不足,滿足城鎮居民的“菜籃子”需求。
(3) 縮短上市時間,保持 商品鮮度。
(4) 農副產品生產者直接獲取產品信息。農貿市場所售商品價格,是在國家政策法令允許范圍內,由買賣雙方議定。對于群眾生活必需的某些商品,國家實行最高限價。
菜市場指一區域內用于銷售蔬菜、瓜果、水產品、禽蛋、肉類及其制品、糧食及其制品、豆制品、熟食、調味品、土特產等各類農產品和食品的以零售經營為主的固定場所。
擴展資料:
農貿市場發展趨勢
隨著消費習慣和生活方式的轉變,在經濟發達的地區或城市傳統農貿市場將逐步退出市場舞臺。目前,深圳、廣州、上海等地區在城市商業發展規劃中已不再規劃新的農貿市場,而以其他新型業態取而代之,對已有的農貿市場都要求進行升級改造,比如:新型街市、社區服務中心和農改超等等。
在短暫的時間內,農貿市場在城市里仍將發揮其獨特的作用,而在城鎮、市郊等區域發揮主導作用。從長遠看,農貿市場升級、轉型、甚至退出歷史舞臺是不可避免的,過去七、八年國內經濟發達的城市和地區已經在新型農貿市場的構建做了很多有益的探索和嘗試,而這些有益的經驗很值得其他市場借鑒。
縱觀國內農貿市場的歷史演變,總結先進地區品牌市場、創新型市場的做法,農貿市場未來的發展主要表現為:多元化主權主體、復合化混業經營、專業化特色彰顯、連鎖化品牌擴張、綜合化市場服務、電子化交易方式、地區化兼并重組等。